
作者:曹顺庆更新时间:2025-11-17 11:14:53
就目前的“文学概论”教材来看,存在“经典”的流失问题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、选经典,在体例上遵循了概论和经典文本“一加一”的模式。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,本书各章节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,文学的价值和功能,文学作品的起源、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,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,作家个性、素养及其后天养成,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,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、类型、功能和原理。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重要的问题,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。 文学概论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大家的意见不尽相同。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篇《论意象》,专门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:“意象(imagery)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。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,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诗。所谓意象,即使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,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。”[2] 关于意象问题的讨论中国古则有之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从哲学的角度谈到了意与象的关系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然则圣人之意,其不可见乎?子曰:‘圣人立象以尽意,设卦以尽情伪。’”后来王弼在《周易略例·明象》章对意与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更加透彻的阐述:“夫象者,出意者也。言者,明象者也。尽意莫若象,尽象莫若言。言生于象,故可寻言以观象;象生于意,故可寻象以观意。意以象尽,象以言著。故言者所...
...
...
...
...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洪荒故事!我的洪荒没有遗憾!无尽世界,仙凡冥灵,一曲守护与大爱的壮阔历程。洪荒种田文,无敌文。套路中创新,同样的人物,不一样的旅程!...